
莱芜区:“媒好乡遇”系起婚恋幸福纽带
为破解适龄青年面临的“婚恋渠道单一、文明婚俗缺失”等现实困境,今年以来,济南市莱芜区创新推出“媒好乡遇”公益性婚恋服务品牌,以“服务青年、引领新风、赋能乡村”为核心,构建起“线上+线下+专业服务”的全链条婚恋服务体系,半年来累计吸引3.5万名青年注册,举办沉浸式活动12场…
莱芜区:“媒好乡遇”系起婚恋幸福纽带

为破解适龄青年面临的“婚恋渠道单一、文明婚俗缺失”等现实困境,今年以来,济南市莱芜区创新推出“媒好乡遇”公益性婚恋服务品牌,以“服务青年、引领新风、赋能乡村”为核心,构建起“线上+线下+专业服务”的全链条婚恋服务体系,半年来累计吸引3.5万名青年注册,举办沉浸式活动12场,促成文明相亲超3000次。…[详细]
莱芜区:返乡年轻人扎根安居底气更足了
莱芜区推行青年人才集聚计划,在市级政策基础上翻倍补贴。为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发放生活和租房补贴;协助本科、专科毕业生申请市租赁住房补贴。…[详细]
“多”字诀破解改革密码: 钢城“一件事”改革跑出服务加速度

近年来,钢城区以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细化改革任务,推动模式创新,在拓展事项、优化服务、拓宽渠道和深化改革方面,用“多”的方法持续推动“一件事”改革“减负增效”。…[详细]
“五长共治”筑牢森林防火屏障
进入五月,气温快速回升,大风天气频发,再加上野外游玩、踏青活动增多,当前森林防火形势极其严峻。为缓解森林防火压力,近日,钢城区国有寄母山林场以“五长共治”新模式为抓手,林长与“村长”、校长、生态警长、供电所线长间“五长”联动,积极打造“一核多元”治理网络,以各单位“信息互通”为原则,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共同筑牢森林防火屏障,共同谱写出一曲护林护山的“协奏曲”。…[详细]
莱芜区首次发现齐文化遗址,填补齐文化及东周手工业研究空白
近日,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10个项目入围终评。由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发掘的济南市莱芜区田庄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入围终评名单。田庄遗址是莱芜区首次发现的齐文化遗址,填补了莱芜地区甚至泰沂山区齐文化的发展、研究以及有关当地东周时期手工业文化研究的空白。…[详细]
走上转型发展之路贴上智能精细“标签” 牛泉产业涌动汩汩“清泉”
说起莱芜区牛泉镇,绕不开采矿、铸造、冶金、水泥这些看上去“粗老笨重”的产业。如今,走进牛泉镇,所见所闻,以往的传统产业贴上了智能化、精细化的“标签”。…[详细]
莱芜聚力“六个一”系列报道之现代农业绽放新智慧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位于莱芜区杨庄镇的济南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生姜种植基地的大棚里却温暖如春,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详细]
以“联”赋能、以“动”增效,推动“一线练兵”活动走深走实
莱芜区将持续抓好机关干部“一线练兵”工作,继续做好将工作力量向街道(镇)下沉、向基层前置,树牢有解思维,创新工作思路,凝聚工作合力,打好帮督办组合拳,以人员力量的“下沉扎根”实现工作效能的“向上攀升”,真正实现机关干部培养锻炼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的“双赢双胜”。…[详细]
文化传承银龄在行动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下一步,济南市莱芜老干部服务中心将持续深化文化传承银龄行动,挖掘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拓展更多弘扬传承有效举措,引导更多离退休干部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详细]
莱芜区聚焦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用心打造“幸福家园”
今年以来,为建好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站,莱芜区聚焦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不断实现提档升级,积极开展“优化服务阵地 打造幸福家园”专项行动,用心用情打造党员群众想来、常来、爱来的“幸福家园”。…[详细]
莱芜区庆祝山东省第三十届环卫工人节大会召开

大会在温暖真挚的情景短剧《书包回城》中拉开序幕。丰富多彩的节目,主题鲜明突出,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歌颂了环卫工人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会上表彰了一批在全区环卫站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优秀模范,授予焦念珍等30名同志“环卫模范之星”荣誉称号,授予李玉珍等240名同志“优秀环卫工人”荣誉称号,授予亓新焕等30名同志“优秀环卫工作者”荣誉称号。向一直以来支持和关爱环卫事业和环卫工人的光大环保能源(莱芜)有限公司、济南兴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颁发了证书。…[详细]
莱芜区庆祝山东省第30届环卫工人节大会侧记

10月24日上午,莱芜梆子演艺剧场洋溢着热烈而喜庆的气氛,莱芜区庆祝山东省第30届环卫工人节大会在此举行。来自全市环卫一线的400余名职工身着橘黄色工作服,头戴橘黄色工作帽,来到大会现场,接受来自全市各行各业最深切的问候和最真挚的敬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