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区“验收即发证”背后的服务密码
在取得竣工验收备案单的当天,13个单体项目就同步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这样的审批效率让莱芜医药产业园三期项目手续办理负责人马钦梅感到惊喜,“真没想到审批效率这么高!”这是自2023年莱芜区实现首个“验收即发证”以来,单体数量最多、体量最大的“验收即发证”项目。
这一生动案例,折射出莱芜区围绕济南市“项目提升年”聚焦精准服务的改革智慧。

项目管家靠前服务,变被动为主动
13个单体项目实现“验收即发证”,并不等同于“上车再买票”,而是莱芜区把精准服务做在了前面。
“就像是列出了一张项目竣工验收流程图,让我们从验收手续办理之初就能心中有数。”10月20日,在莱芜区政务服务大厅的项目管家工作站,莱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科负责人王璐给项目负责人徐先生梳理完审批流程后,徐先生由衷赞叹。
“企业最怕反复跑腿,那我们就把‘串联审批’变成‘并联服务’。”王璐说。
在莱芜区,项目管家主动靠前服务,更像是“项目合伙人”,深度嵌入项目全生命周期。通过量身定制“倒排工期任务清单”,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引导,帮助企业预判风险、并联推进,平均为项目节约近三分之一的前期时间,成为项目加速落地的“助推器”。
今年5月份,莱芜区又在区政务服务大厅升级打造开放式项目管家工作站,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手续链式办理、集成服务。目前,已服务380余人次,为40余个建设项目开工赋能。
部门联动“接力”,审批效率再提速
13个单体项目同步发证,绝非偶然的效率跃升,而是部门协同作战的成果。
项目管家团队提前介入,梳理流程,提供预审服务,并指导问题整改,为并联审批奠定基础;
企业通过济南政务服务网一次性申报建设工程档案移交证明等事项,区住建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同步推进、一网通办,省时高效;
市、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同步介入,并联启动房产测绘成果入库和不动产登记工作,提前容缺受理,将串联流程优化为并联服务;
“接力赛”似的审批流程,每一步都清晰明了,背后则是大量精细化的准备工作与复杂的材料对接,每一步都需要工作人员对大量专业材料与复杂流程的精密把控。
正是这样的服务机制,让企业得以在取得档案移交证明和竣工验收备案单后,即可同步完成不动产权证书办理,实现“验收即发证”。
“全程帮办—并联审批—同步发证”的闭环服务体系,将传统串联审批的多个环节压缩为并联推进的“一次办结”,极大地提升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流程再造,让企业有实实在在获得感
今年6月5日,济莱粮食仓储物流园项目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作为用地批准手续顺利核发施工许可证,帮助企业比传统审批模式提前开工1个多月,这是莱芜区首次实现以土地出让合同办理施工许可的创新实践。
“高效审批,我们不是单纯地在做减法,而是通过改革突破、流程再造等方式,探索能让企业有实实在在获得感的新的服务模式。”莱芜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处级干部张伟说。
莱芜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相关政策,创新审批服务流程,大力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分阶段施工许可”等审批模式,打造施工许可“极简办”路径,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审批服务的灵活与高效。
今年以来,莱芜区共核发施工许可42个,其中运用承诺制、分阶段办理等方式帮助企业提前开工的项目占比超54%。
通过持续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链式办理模式,莱芜区依托项目管家工作站等载体,与各部门协同配合,优化项目管家陪跑服务,深度研究挖掘“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办证”“分阶段许可”等服务模式的应用场景,为企业精准匹配高效办理路径,最大限度加快手续办理,以更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亓楠楠 责任编辑:吕冉冉
值班主任:李欢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