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多”字诀破解改革密码: 钢城“一件事”改革跑出服务加速度

近年来,钢城区以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细化改革任务,推动模式创新,在拓展事项、优化服务、拓宽渠道和深化改革方面,用“多”的方法持续推动“一件事”改革“减负增效”。…

做强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核心提示牛泉镇依托地理资源优势,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农业龙头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了周边群众走向共同富裕。…[详细]

蹚出非遗保护传承新路径

在茶业口镇茶业口村有一家李记隆乾诚酸浆豆腐,其豆腐制作技艺去年入选了莱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今年24岁的李硕是该项目第七代传承人。“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回家创业。…[详细]

城乡牵手开辟强村富民路

6月6日,记者走进位于莱芜区苗山镇陡峪村的齐鲁燕山田园综合体项目现场,连片整合的1800多亩高标准、高质量良田映入眼帘,多种大型农业机械正在进行作业。自2020年3月开始,陡峪村一改山多路少、交通闭塞的陈旧面貌,移除山体、开垦良田、引入机械化种植,打造齐鲁燕山田园综合体项目,村民拿着土地流转和项目工资两份收入,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详细]

智慧大棚种出好“钱”景

工作人员正在对大棚里的黄瓜疏花。智能化控制降低了田间管理的劳动强度,所需人员也大大减少。…[详细]

莱芜区文旅市场稳步复苏

端午节假期,莱芜区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市民出行热情高涨,近郊游、周边游恢复往日生机。同时,区文旅局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市场秩序规范、景区有序开放等工作,假日期间文旅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呈现出安全、文明、祥和、有序的良好态势。…[详细]

“秤砣支部”领跑乡村振兴路

近年来,莱芜区口镇街道申陈村立足村庄发展实际,以“秤砣支部”为引领,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紧握发展接力棒,担当实干、奋勇争先,逐渐走出了一条党建工作有创新、产业发展有实效、日常工作有作为的乡村振兴路。…[详细]

“十大攻坚”发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记者从5月25日召开的钢城区“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动员大会上了解到,为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钢城区以“为民惠民利民育民”为导向,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着力点,启动实施“提升城市软实力创建文明典范城”2022年“十大攻坚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鲁中会客厅”,为全市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作出钢城贡献。…[详细]

幸福“小积分”激活乡村治理“大能量”

青年发展有了掌中宝

5月25日,记者从共青团莱芜区委获悉,为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莱芜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基础上,制作《莱芜区青年发展政策指南掌中宝》。加大补贴力度 促进就业创业…[详细]

三代“青年领航雁”的乡村振兴梦

头雁领飞,群雁齐追。近年来,高庄街道探索实施“雁阵”工程,以“党组织书记专业化”为抓手,聚焦农村致富能手、优秀村级干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培养考核,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头雁”队伍,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详细]

钢城有个“钢好办”

今年以来,钢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主线,围绕“行政审批极简化、政务服务便民化、资源交易信息化”三大提升工程,深化“放管服”改革,从三级联动、部门协同、跨域通办、数字赋能、帮办服务、“三减”改革等方面着手,“六位一体”打造“极简审批”钢城模式。…[详细]

“红色引擎”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最近这段时间,口镇街道青石桥、谷堆山等村的村“两委”常常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村庄发展的问题。这得益于口镇街道推动打造党建联合体,在北部乡村旅游示范区,沿“吐丝口风情路”打造“一线十村”党建联合体,引导青石桥、谷堆山等村凝聚发展合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详细]

莱芜区建起1000个“莱学习强国吧”

5月17日,莱芜区凤城街道官寺社区“学习强国”学习组管理员谢泽慧组织李萍、张宪勇等20名学员在社区“莱学习强国吧”,通过山东“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电视端组织集体学习。随后,大家分别从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强国城”购物、辅导孩子做作业、烹饪美食等不同方面,畅谈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收获。…[详细]

莱芜区跑出县域共青团改革“加速度”

共青团莱芜区委高效组织、有效落实各项工作,受到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是莱芜区共青团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详细]

钢城区吹响企业稳产“集结号”

5月10日上午,在山东鲁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宽敞的车间里,机器轰鸣声不绝,十几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设备。…[详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