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多”字诀破解改革密码: 钢城“一件事”改革跑出服务加速度

近年来,钢城区以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细化改革任务,推动模式创新,在拓展事项、优化服务、拓宽渠道和深化改革方面,用“多”的方法持续推动“一件事”改革“减负增效”。…

钢城区推进文旅融合奔向“诗和远方”

今年以来,钢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安排,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努力实现文旅产业提升、文旅事业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建设富强和谐绿色新钢城作出新贡献。…[详细]

真心为民 幸福花开—龙亭峪村第一书记郭能强驻村工作纪实

莱芜区大王庄镇龙亭峪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总人口96户212人,常住人口仅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0户12人。…[详细]

优化营商环境莱芜奋力开创全域通办新格局

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尽可能让群众少跑路或不跑路。近年来,莱芜区持续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以区级政务服务大厅为中心,区内打造主城区10分钟、镇街15分钟政务服务圈,市内打通层级、消除界限,织密全城通办一张网,县域间发挥省会城市集聚辐射效应,激活省级联盟一盘棋,精心拓展政务服务版图,东西横向联动,南北纵向延伸,奋力开创全域通办新格局。…[详细]

莱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打通镇村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11月8日,一场大雪过后气温骤降,在莱芜区口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办理业务的胥京亮心里却暖融融的。…[详细]

莱芜区拟创建市级绿化示范村16个

近日,区园林绿化和林业发展中心组织人员对全区2021年申报市级“绿化示范村”的村庄创建情况进行现场查看,为10月市级验收做好准备。…[详细]

17个垃圾分类试点建成运行 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近日,记者走进里辛街道茶峪子社区,远远就看到一处写有“茶峪子社区智能垃圾分类房”字样的建筑。…[详细]

“五大振兴”齐发力 美丽画卷渐次开

 近年来,莱芜区高庄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要求,以“五大振兴”为支撑,大力实施“生产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生活宜居化”发展战略,紧扣重点,持续发力,坚定不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在高庄街道的田野大地上不断铺陈开来。…[详细]

艾山街道陈家庄社区垃圾分类管理“上云端”居民乐投得实惠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莱芜区羊里街道辛兴东北村村“两委”换届后,上任即奔跑,不断增强抓党支部建设的“硬核”能力,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详细]

审批、监管、执法流程再造的“钢城实践”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钢城区相继组建了行政审批服务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推动了行政审批权和行政处罚权的相对集中,提升了政府行政效能。围绕处理好审批、监管、执法三者之间的关系,钢城区以“一个办法、一张清单、一串流程”推动“审管执”无缝闭环。…[详细]

高庄街道:三大工程奏响乡村产业振兴“三重奏”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莱芜区高庄街道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谋划实施“三大工程”,定规划、抓融合、促发展,为推动强村富民迈出了坚实步伐。…[详细]

济南莱芜区多措并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让办事群众坐享“升级版”服务

今年以来,莱芜区坚持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总目标,聚焦过去的“老传统”“老习惯”逐个突破升级,“容缺受理”“异地办理”“周末无休”“网上办理”等便民举措相继推出,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详细]

莱芜区挖掘地域特色 让“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莱芜区共有“莱芜花椒、莱芜黑猪、莱芜生姜、莱芜鸡腿葱、莱芜黑山羊、莱芜白花丹参”6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莱芜山楂、莱芜黑兔、高庄芹菜、莱芜老干烘、汶南生姜”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申报材料;“莱芜花生、莱芜樱桃、莱芜大蒜、莱芜黑鸡、莱芜煎饼、口镇方火烧”的申报前期材料准备工作正在推进中。…[详细]

钢城区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

8月17日,艾山街道张庄社区幸福院内,居住在独立房间内的老人们或看电视,或悠闲地踱着步子。…[详细]

济南莱芜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妙招多

  垃圾分类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自《济南市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莱芜区城市管理局积极发挥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与分类管理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市民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现如今,…[详细]

好“家风”带来好“风景” 官厂村蹚出乡村治理新路径

针对新冠疫情防控出现的新形势,全区各大体育健身场所、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严格落实测温、健康码检查、戴口罩、消杀等疫情防控措施,健身活动有序进行。记者在全民健身中心看到,各个场馆前台都摆放着“未佩戴口罩严禁进入场馆”的提示牌,地上贴有“一米线”标识。前来锻炼的市民均需佩戴口罩,扫描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并配合工作人员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登记处还准备了洗手液和消毒液,供大家使用。…[详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