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山镇:小红薯携“苗”出山,“链”动亿元大产业
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蓝图中,特色产业是连接“乡土”与“市场”的关键纽带。莱芜区苗山镇立足资源禀赋,将传统红薯种植升级为涵盖“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不仅让“软黄金”有了硬实力,更为济南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如今,全产业链…
莱芜2家主体获评“省级生态农场”
近日,记者从莱芜区农业农村局获悉,济南市莱芜区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型)和山东利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型)2家主体被授予山东省省级生态农场称号。…[详细]
钢城区里辛街道:“三力”齐发激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动能”
“原来路面破损严重,孩子和老人走路都怕磕着绊着。现在重新铺设了人行道,道路平整,大家心里也敞亮多了。”站在刚刚翻新的里辛街道中心大街人行道上,居民李梅乐呵呵地说。不久前,钢城区里辛街道对老新兴路和中心大街道路进行了提升改造,引得附近居民连连点赞。…[详细]
莱芜区口镇街道: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
近日,莱芜区口镇街道召开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议,助力美德莱芜信用莱芜建设在口镇街道生根发芽,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详细]
打造暖心“红色驿站”服务群众“零距离”
服务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一直是社区治理的一大难题。自2022年以来,张家洼街道根据莱芜区《关于加强城市社区“红色驿站”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10个城市社区的“红色驿站”均打造完成,共建16家,达到小区(网格)全覆盖,可提供一站式、自助式、下沉式服务,实现以党建聚合资源共享、优化布局配套,落实党建、政务、民生、志愿等服务集成入驻,服务群众“零距离”。…[详细]
线上线下联动 合力助农增收
莱芜区高庄街道驻村第一书记助农联盟创新开展线上加线下扶农助农活动,通过线上利用微信视频号推介直播、线下到城市社区摆摊直销的方式,对南部山区优质茶叶、蔬菜、水果等特色农副产品进行销售…[详细]
区社会保险事业中心 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缴工作
“咱这个是政府代缴,不用个人出钱,困难人员到年纪大了,生活上就能有基本保障。另外,重度残疾人还能提前5年领取养老金……”6月19日,雪野街道安子湾村劳动保障协理员毛爱成向本村困难人员详细介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代缴政策。…[详细]
“80后”遴选书记:从“傻闺女”到“好闺女”的乡村振兴工作经
她是家人眼中的“傻闺女”,不顾家人反对,投身一份“不讨好的活”;她是大家眼中的“女汉子”,每天风风火火、干劲十足;她是村民心里的“好闺女”,用真心真情赢得了认可和支持。她就是王凌云,苗山镇灰堆村的遴选村党支部书记。…[详细]
企业高层次人才法治专题培训班举办
为提高各类企业管理人才的法治素养、提升企业依法治理水平,结合济南首届“海右人才节”活动,近日,莱芜区司法局在凤城街道吕花园社区举办莱芜区企业高层次人才法治专题培训班,这也是“精准普法进企业,法治护航促发展”系列活动之一。…[详细]
提升老年教育质量 刷新老年人幸福指数 引导老同志发挥余热 “三原色”文化养老模式点亮老年幸福生活
“参加老年大学组织的学习活动,让我的退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在老年大学还认识了许多新朋友。”“老年教育让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社交机会,参与了更多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余热,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莱芜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闲聊时开心地说。…[详细]
凤城街道 开展党建工作区书记述职评议活动
为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双十”行动,近日,凤城街道开展党建工作区书记述职评议活动,所有区管干部通过“现场观摩听取党建工作区书记述职+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评议”的方式,指导党建工作区进一步明确党建目标责任,做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详细]
钢城区汶源街道 打造党建“同心源”构筑幸福“共同体”
“盼了很久的加装电梯工程终于开始施工了,以后上下楼方便多了。”5月30日,家住钢城区汶源街道金鼎北区的居民赵文才乐呵呵地说。这是汶源街道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汶源街道以“同心源”党建品牌为引领,不仅在城市社区基层治理上有了成功实践,在跨村联建、城乡共融、企地共建等方面也是多点开花,成为促进汶源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和原动力。…[详细]
“80后”班子的乡村振兴梦
鹏泉街道东龙崮村“两委”班子由5名“80后”年轻干部组成,他们平均年龄33.2岁,是莱芜区最年轻的村“两委”班子。2021年4月村“两委”换届选举结束后,新班子在全体村民面前郑重表态,要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年轻干部,勇担东龙崮村乡村振兴的重任…………“90后…[详细]
一心发力 四式联调 方下街道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有“灵丹妙药”
近年来,莱芜区方下街道一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搭建了“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平台,践行“四式”工作法,构建起“工委领导、综治牵头、信访主调、站所协同、司法助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推动矛盾纠纷依法及时高效化解,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2022年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2起,化解信访案件19起。…[详细]


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