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岁高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告捷!济南市人民医院以精湛技术守护生命尊严

2025-09-19 16:40:26

来源: 济报鲁中

作者:记者:刘明安

责任编辑:吕冉冉

  近日,济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团队成功为 90 岁高龄的老大爷实施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仅用 40 分钟便精准打通重度狭窄的脑血管,让患者术后 3 天即康复出院。这例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刷新了医院老年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年龄纪录,更彰显了其在神经介入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顶尖的科技应用能力。

生死攸关:99% 狭窄的 “生命通道” 亟待打通

  “患者入院时左下肢无力已持续 1 个月,颅脑 MRI 检查显示右侧顶叶存在急性 - 亚急性期梗塞灶,而颈部血管超声和 CTA 的结果更令人揪心。” 神经内科(介入)副主任司君增博士回忆道。检查数据显示,大爷右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程度高达 90-99%,残余内径仅 0.5mm,相当于血管几乎完全闭塞。

  颈动脉作为大脑的“生命通道”,如此严重的狭窄随时可能引发大面积脑梗死。更棘手的是,90 岁的大爷不仅年龄超高,还可能伴随多种慢性基础病,血管条件差、手术耐受度低,围手术期面临颈动脉窦反射、高灌注综合征等多重风险。“这对手术的精准度、团队的应急能力都是考验。” 司君增坦言。

科技赋能:40 分钟完成 “毫米级” 精准介入

  面对挑战,神经内科介入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机制,联合神经内一科护理团队、导管室团队开展术前研判。凭借 20 余年积累的介入治疗经验,团队最终敲定微创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方案,并制定了涵盖麻醉管理、器械选择、并发症应对的全流程应急预案。

  手术由司君增副主任医师主刀,在局麻状态下,团队通过股动脉穿刺建立微小通路,将介入器械精准送达狭窄部位。“老年患者血管往往存在迂曲钙化,器械推送难度极大,我们借助高清血管造影系统实时导航,确保支架定位误差不超过 1 毫米。” 司君增介绍。整个手术历时 40 分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大爷闭塞的颈动脉完全再通,血流恢复正常。

  在神经内一科医护团队的精细化管理下,患者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血压稳定、肢体肌力逐步恢复,观察 3 天后顺利出院。“没想到这么大年纪还能手术成功,真是给了老爷子第二次生命!” 家属握着医护人员的手再三致谢。

实力积淀:31 年发展铸就介入诊疗高地

  这例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并非偶然。济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 1994 年成立以来,历经 31 年发展已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高级卒中中心,拥有 4 个病区、160 张床位,年出院患者达 9000 余人。科室 38 名医师中,正高级职称 5 人、副高级职称 10 人,博士及硕士占比近 80%,强大的人才梯队为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支撑。

  作为医院重点发展的亚专业,神经介入团队经过 20 余年深耕,已实现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技术全覆盖。团队 6 名核心成员先后赴北京天坛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国内顶尖机构进修,熟练掌握经股动脉 / 桡动脉脑血管造影、颅内外血管支架植入、大血管闭塞急症取栓等前沿技术。“从常规造影到复杂支架植入,从急诊取栓到高龄患者治疗,我们的技术能力已达到区域领先水平。” 神经内科负责人表示。

  此次 90 岁患者手术的成功,再次验证了微创介入技术在高龄患者治疗中的巨大潜力。司君增博士强调:“年龄不应成为生命质量的‘天花板’,随着介入器械的迭代和技术的成熟,我们有信心为更多老年患者筑起健康防线。” 未来,济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将持续深耕神经介入领域,以更精湛的技术守护百姓脑血管健康。

作者:记者:刘明安 责任编辑:吕冉冉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