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口镇:党建赋能 奋楫前行,书写乡村振兴茶业答卷

2025-03-25 09:43:13

来源: 济报鲁中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刘然

责任编辑:吕冉冉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浪潮中,莱芜区茶业口镇以党建为舵、产业为桨、文化为帆,破浪前行,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产业发展与文化繁荣等关键领域,茶业口镇紧紧围绕马头山水库这一核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新动能。



组织共建,筑牢乡村振兴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茶业口镇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秉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强劲内生动力。

  崭新落成的党群服务中心与“一站式”矛调中心,成为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在“齐风鲁韵”联合党委引领下,便民事项下沉基层,党建工作区干部深入一线,农村党支部凝心聚力,党员志愿服务队穿梭于村舍街巷,为群众送上“零距离”帮代办服务,真正实现片区产业深度融合、资源高效共享、事务协同共商、难题齐心共解,全面推动区域服务实现“一体化”。

  在这样浓厚的组织共建氛围下,各村积极探索发展之路,成果斐然。史家崖村敏锐捕捉到合作发展的机遇,积极主动与中国邮政莱芜分公司、“赢味莱”携手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精心打造“茶香居”农家小院,成功注册“茶芽口”商标,并借助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兴销售模式,让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出深山,畅销全国,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西嵬石村则另辟蹊径,依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优势,结合市场需求与本地实际,大刀阔斧地对4座蔬菜大棚进行了改扩建,如今芹菜、西兰花等近10种有机蔬菜已喜获丰收,沉甸甸的果实不仅装满了菜篮,更实实在在地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产业共兴,念好乡村振兴

  茶业口镇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大力推进产业升级,走出一条特色致富路。下王庄村盘活闲置扶贫大棚,流转180亩土地,全力打造集休闲采摘、绿色养殖、观光旅游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产业园重点发展泥鳅养殖,建成60个陆基围桶,单桶泥鳅产量达4000斤,2024年出口量达18万斤。此外,还建成500平加工车间,带动周边100余人就业,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2022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称号。

  济南市槐花峪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样成绩亮眼。该社占地1200亩,有社员116人,带动赤松茸、羊肚菌等种植面积达560亩,年产菌包500万袋。凭借突出表现,获评全国秸秆利用推广示范基地、山东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多项荣誉。

  目前,茶业口镇蘑菇产业规模可观,拥有280余个大棚,年产量9800吨,涵盖近10个品种,年产值达4千万元。如今,茶业口镇正通过一个个特色产业项目,将乡村振兴的“致富经”越念越响。

 

 文化振兴与水利工程,擦亮乡村振兴

  在文化振兴的赛道上,茶业口镇一路疾驰,成果丰硕。精心打造的“长城故乡”文明实践展示带,沿“一线五村”铺开,750平方米的室外展示区域,全方位展现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建设成果。上王庄村的“百米红色长廊”别具匠心,将乡风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理念巧妙融入其中,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地标。

  文化活动更是好戏连台,樱桃文化旅游节、红椿芽采摘节、小米节、戏曲文化节等节会活动持续举办,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文艺活动超200场次,有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激活文旅市场“一池春水”,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让茶业口镇声名远扬。

  水利工程建设方面,马头山水库工程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水库总库容2167万方,总占地面积2393.56亩,总投资约11亿元。2024年,茶业口镇水库工作组在镇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工程重点任务。镇机关干部与北嵬石村通力合作,迁移先行用地内245余座坟头,妥善化解项目建设与村民间潜在的“人地矛盾”。同时,提前协调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为项目建设扫除障碍。

  茶业口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研究制定移民安置实施细则,精准把握群众利益诉求,充分考量社情民意、村情户情等关键因素,顺利完成房屋安置或补偿协议签署,赢得群众广泛支持。马头山水库建成后,不仅为茶业口镇勾勒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路通”的生态廊道,更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保障。

  下一步,茶业口镇将以马头山水库为依托,持续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路径,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旅游等建设,辐射带动绿美库区发展,充分发挥库区生态观光、绿色发展、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续写乡村振兴的茶业华章。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刘然 责任编辑:吕冉冉

值班主任: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