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技术革新 守护生命之光

2024-05-13 10:07:46

来源: 济报鲁中

作者:通讯员:常永亮 焦健

责任编辑:李梦园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与“死神”赛跑,为患者延续生命的科室。重症医学的救治水平,是整个医院综合医疗能力的体现。近年来,济南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不断学习应用新技术、引入“救命”好技术、持续精进常规技术,让无数重症患者在生死关头转危为安。

  新技术用好用精 实现“休克”可预见

  “通常休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代偿期、失代偿期、终末期。休克早期,患者表现不明显,不易判断,进入失代偿期后,长时间血液灌注、养分供应不足,最终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威胁生命。”济南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部主任、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学军介绍说,“舌下微循环技术应用后,一旦患者出现害冷、出汗、心跳加快、血压向下波动等症状,就可以通过微循环技术介入的方式,预判患者是否处于休克早期,为及时治疗创造条件。同时,结合患者大循环等情况,微循环技术还为治疗效果评估、判断治疗方向是否正确提供依据。”

  那什么是微循环?微循环是联系大循环和细胞的桥梁。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作为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的场所;如果微循环发生障碍,将会直接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微循环对维持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舌下微循环技术的应用,可早期、快速识别微循环变化,及时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明确治疗方向。

  据了解,济南市人民医院是省内第一批开展舌下微循环技术的医院,该技术应用以来,已为1000余例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好技术引进来 “救命神器”不再遥远

  ECMO被誉为“救命神器”, ECMO技术代表着一家医院、一个地区的急危重症救治水平。为了更大程度地挽救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生命,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济南市人民医院引入ECMO设备,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记者从重症医学科了解到,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呼吸循环支持技术,其原理是经导管将静脉血引到体外,在血泵的驱动下,经过膜式氧合器氧合,再输回患者体内。一方面使肺部得到休息,减少使用呼吸机造成肺部损伤,另一方面可辅助心脏功能,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全身性循环灌注。通过该技术的开展,能为患者争取更多救治时间。

  目前,针对不同的重症患者,济南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已开展V-V ECMO、V-A ECMO 技术。“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心肺复苏与ECMO结合,在争分夺秒的紧要关头,为患者争取更多“救命”的时间,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基础保障。”李学军说。

  常规技术用深用透 患者远离感染危害

  把常规的技术深入化,充分发挥设备功能,深挖、深耕、精细化治疗是重症医学科不懈的追求。其中,年开展3000余例次的支气管镜诊疗技术最具代表性。

  支气管镜是将支气管镜经口、鼻、气管导管或气切套管置入患者的气管及支气管管腔,在显示屏上直接观察气管及支气管的病变,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的手段。

  “ICU的患者通常抵抗力低下,病情严重,由于疾病或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的原因,使咳嗽、排痰功能降低,易导致气管堵塞,增加肺不张、急性呼吸衰竭可能性,造成呼吸机撤机困难等,诊治难度加大。”李学军介绍说,支气管镜可对患者气管及支气管病变进行活检或刷检、钳取异物、吸引或清除阻塞物,肺泡灌洗行细胞学检查、气管内注入药物等,该技术广泛开展应用后,因肺部感染后导致不良后果的病例明显减少。

  李学军表示,重症医学科将牢牢把握重症发展方向,通过科学的技术评估提前预判、早期干预、落实具体举措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在疾病诊治方面实现关口前移。同时,科室还将继续注重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脏器保护,以达到挽救生命的基础上,让生命生活质量相对较好的效果。

作者:通讯员:常永亮 焦健 责任编辑:李梦园

值班主任:田艳敏